豆類易生痛風?醫師:酒肉才是元凶
〔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/柳營報導〕吃豆類易導致痛風發作?柳營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峻宇表示,豆類影響痛風不大,酒精才是造成痛風的顯著因素,應少吃帶殼海鮮、肉類、動物內臟及酒精。
卅歲的陳姓業務員為了工作常應酬,每天至少要喝兩罐啤酒,兩年前開始,腳部關節常隱隱作痛,起初,幾天後疼痛就會自行緩解,(最近一年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清晨下床時,常有腳部腫脹、疼痛、皮膚發紅現象,一碰到地就疼痛不堪,根本無法下床)這段再講下去就要像足底筋膜炎的症狀,只是痛在足跟,經求診確定為高尿酸血症合併低尿酸排泄型痛風,以降尿酸藥物治療數個月後,尿酸已控制在正常範圍。
林峻宇說,以往民眾認為帝王常常大魚大肉,才會痛風,痛風又被稱為「帝王病」,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與代謝症候群盛行,國內痛風病人有增加及年輕化趨勢,廿幾歲發病個案越來越多,同時也常合併肥胖或高血脂等疾病。
一般民眾常以為吃黃豆、豆腐等豆類易引發痛風,有些痛風患者看到豆類連碰都不敢碰。林峻宇表示,近年來已有研究顯示,多攝取豆類並不會影響痛風發作,反而酒精、帶殼海鮮、肉類、動物內臟才是影響因素,而且冬天比夏天容易發作,加上天冷民眾常吃含動物內臟的火鍋料與含高普林的湯汁,更阻礙尿酸排出體外,不少病人常在吃火鍋進補後隔天就發病。